——高台鸣琴菊圃流芳

高叔祥(—),字业瑞,号菊圃,清朝乾、嘉年间邓州人。宦迹遍及闽、台等地,勤政爱民,政声卓著,曾任台湾地区最高行政长官——嘉庆年间台湾第4任知府。在今天的邓州市桑庄镇尹集村还有高氏祖茔——“进士陵园”,为邓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家族显贵百年四代五进士

高叔祥,乾隆十五年()九月十三日,出生于邓州市桑庄镇尹集村。乾隆四十九年()年考中进士。历任广东海澄、福建龙溪和诏安县令,厦门同治、漳州知州、建宁知府、台湾知府等职。

其父高名世(字际五,号思庵),清乾隆三十六年()丁丑科进士,曾任安徽省祁门县令。

高叔祥育有六子,次子高殿举为举人,曾任江西永丰令。道光十八年(),高殿举儿子高振宛、高振洛中同榜进士。高振宛曾任山西潞安府知府,高振洛曾任云南广南府知府。高振宛儿子高寅生,中光绪二年()进士,授兵部主政改户部员外郎。高氏家族“一门五进士”的美誉即来自于此。

据文史专家许满贵先生考证,历史上的南阳共考中进士名,其中邓州66名。自清乾隆二十二年()至光绪二年(),高氏家族一门五进士、七举人,尹集村被誉为“百年四代进士村”。据民国《重修邓县志?文征篇》记载,清同治十一年()四月十七日,同治皇帝一日下发四道圣旨(诰命),赐封高氏家族男、女爵位俸禄计十五人,褒奖高氏家族的突出贡献。

高氏家族一枝独秀,承蒙朝廷恩崇,备极殊荣,在邓州史无前例。可以说,高氏家族独特的文化景观,也为厚重邓州的文化积淀,培植了深厚的沃土。

任职福建攀辕泣留父老心

高叔祥家学渊源,自幼寒窗苦读,博览群书,少年英气,才华横溢,三十而立考中举人,34岁中得进士。嘉庆六年()初任广东海澄县令,不久赴福建候补职缺,曾任龙溪县锦江书院讲席(师长的尊称),还常去请教于福建漳浦籍清初名相、《四库全书》总编纂人之一蔡新(号葛山)门下。

四年后去福建诏安任职,政绩卓著,人民称扬。诏安地处福建南端,与广东接壤,地处海湾,历来为陆海商贾要津。海寇出没无常,民众逞勇斗狠,“兵刃填途,豺狼塞道”,“富者不得安其食,弱者不敢出其谋”,社会风气败坏,官员们视诏安做官为“畏途”。

但高叔祥“下车伊始”,即对内警示家人仆从,遵纪守法严于律己,对外新颁法规律令,整饬社会民生秩序;同时,严惩地方官吏贪腐受贿,严加缉捕不法分子。其秉持“冰清玉洁,雷厉风行”之作风,“除弊兴利”,“莅任才三月耳,而风移俗易,颂声载道”,“盗弭会息,斗风亦止”。在审判案件中,他果断严明、宽严互济。到任仅几个月,就处理完结数十件人命诉讼,擒获犯人百余人,“政平讼理”,“道路四通,百姓亲睦”。同时,他积极恢复科举制度,选拔优秀人才,社风民风焕然一新,生产生活井然有序。

不久,高叔祥补授武平县令。行将卸任,诏安“百姓不谋而集者数千人”,“焚香吁天,攀辕泣留”(拉住车辕洒泪挽留)高叔祥。百姓联名向省巡抚请求调回高叔祥,省抚大吏体察民意,便以“人地相宜”缘由,奏请皇帝同意高叔祥与新任诏安令对调。回诏安“莅任之日,百姓欢忻鼓舞,真如湖舫、苏堤,喜说端明再至矣”。

嘉庆八年(),高叔祥因擒获九名日本海洋巨寇,再建奇功,擢升知州,拟任厦门同知(知府的副职)。诏安百姓肩挑手提稻米、地瓜干、竹笋等地方特产作为礼物相送,他一一谢绝。百姓又请画师绘《攀辕图》相赠,并唱《攀辕歌》为高叔祥送行,歌颂他任职诏安期间的懿行卓绩。《攀辕歌》曰:

公无去,公去民即苦,小人住穷乡,入城怕差卒。公无去,公去路难行,一日无此君,途见有狼虎。公无去,公去谁我顾,世仇公可解,含怨公可诉。公无去,公去太急促,桃李满城花,欣欣代吹嘘。公且住,公住民心舒,君既不可留,万民心酸楚。

当年百姓惠赠高叔祥的《攀辕图》已经散佚,但流传至今的却有一幅沈心海绘制的《遗爱攀辕图》,再现了官民相亲的鱼水情。

治理台海经年惠政化鸣琴

嘉庆年间,厦门沿海活跃着一支以蔡牵为首的海盗团伙,他拥兵自重,人称“镇海威武王”。势力横跨浙、粤、闽三地,纵横东南海疆无人能挡。

高叔祥机智谋划,调兵遣将,发动民众,“堵防海口,搜捕周密,凡察吏民,无所不至”。有力打压了海盗集团的生存空间。因其政绩“卓异”,嘉庆十年(),高叔祥擢任漳州知府。同年九月,又补任建宁知府。蔡牵等盗贼、流寇趁机流窜台湾,祸害一方,“民不聊生”。时任闽浙水师李长庚、福建水师副将王得禄联名上书皇帝,举荐高叔祥为台湾知府,嘉庆皇帝欣然嘉许,于嘉庆十一年(年)二月,任命高叔祥为台湾府知府。

台湾和老家邓州相隔数千里,云水遥迢。高叔祥念其老母年迈,命其眷属护送母亲回邓州养老。他于嘉庆十一年()四月,携次子高殿举赴台湾就职。据《高叔祥功德碑》载,高叔祥抵台后,“招募游民,垦荒辟野,兴修水利,疏通河道”;并将大陆绿豆、芝麻、烟叶等良种引入台湾种植。他倡导汉人与高山族通婚,率先将女儿嫁于花莲县土著、一位酋长之子达罗统纠为妻;他救济孤寡、扶助老弱病残,同时组建高山族义勇军,剿灭余党、防范海匪、抗击倭寇、缉拿盗贼,稳定社会民生秩序。

连年废寝忘食,鞠躬尽瘁,终致高叔祥积劳成疾,嘉庆十一年()七月二十七日,高叔祥猝然病逝于台府官邸,享年56岁。

高叔祥任职粤、闽、台共13载,居官清廉,英名垂裕两岸,高叔祥去世的噩耗传出,海峡两岸民众痛哭哀悼。台湾民众感念其治理台湾的善政惠泽,在台湾为其修建衣冠冢,年年奉祀。星宿陨落,九州悲恸;游子魂归,叶落归根,次子高殿举护送父亲的灵柩归葬邓州高氏祖茔。灵柩路过高叔祥曾经履职的厦门、漳州等地,数万百姓“流连不忍去,相与垂泪别”。

“鸣琴而治”的典故出自《吕氏春秋·察贤》,孔子学生宓子贱“鸣琴而治”单父县(今山东单县南)。后用“鸣琴而治”指以礼乐教化人民,达到“政简刑清”的统治效果,常用做称颂咏官吏善于管理。高叔祥在台湾海峡两岸的“鸣琴而治”之实践,对于千载之后的治国理政,仍然具有可资借鉴的价值和启示。

诗书传家懿行卓绩垂古今

高叔祥不只仕途通达,而且文采风流,他著有《秋芳集》、《卧吟诗》、《惜玉黄花集》等并传世,其中《秋芳集》现保存于邓州市图书馆。民众惠赠的《攀辕图》、同治年“四道圣旨”皆散佚无所寻。

高叔祥出仕之前,居家等候任命时,曾“家居授徒,以倡明绝学为己任”,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。他在河北留古寺开设学馆(龙溪书屋)讲学,考中举人后,又掌教邓州“春风书院”(花洲书院)讲席。其间,整理编撰高氏族谱《邓州高氏志》,随职携带,“法外施仁,没齿难忘”。

“高叔祥神道碑”现被移于邓州花洲书院保护,具有重要的文化、历史、书法等研究价值。年,高叔祥《功德碑》、《神道碑》拓片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。由高振洛勒石、高振宛书丹的“高氏列祖神道碑”,现在矗立在构林镇高洼村村口。

乾隆二十四年(),三朝元老刘统勋(刘墉之父)亲笔题写“进士第”匾额,悬挂于高氏宅院门楣。同为乾隆年间进士的清翰林编修蒋祥樨著《高菊圃太守家传》,对高叔祥评价极高:“先生之才之大,而又勇于任事,罔恤身家,能使闽人之爱戴如爱慈父母焉”;“今观先生懿行卓绩若此,既知声施不朽……”邓州籍进士王士仁撰“高叔祥神道碑记”,赞先生之“盛德”,谓高叔祥“两有三真”:有“台鼎节钺之望”、是有真学问、真经济(经纶雷雨普济苍生)、真志节的“士君子”。

高氏家族根脉深厚,瓜绵椒衍,开枝散叶,英才辈出。民国时期邓州士绅高天一之子高应笃(字滋心,号紫星),河南大学预科、政治大学第二期行政系毕业。曾任民国河南省政府委员、省政府民政厅厅长,后赴台湾任“内政部”民政司司长、常务次长、政务次长等职,著述有《地方自治学》、《内政春秋》等。

邓州城高氏家族宅院位于新华中路县后街(老县衙后,今妇幼保健院附近),高氏后人奉旨在高宅建造“乡贤祠”,以祀奉德行卓然、遗泽邓州的名宦乡贤。

邓州市地方志办公室马玉平整理出版的民国《重修邓县志》收录的“乡贤祠”祭文,亦可作为民众对高菊圃公的最高致敬和纪念。

祭文曰:

惟灵文武宪邦,公忠体国。当皇朝之肇造,心膂攸司;值列圣之丕承,股肱作辅。明良合德,奋庸而庶绩咸熙;中外宣猷,敷泽而兆民永赖。洵书廊庙之硕望,允宜俎豆以明禋。考绩纪勋,崇报贻垂于令典;陈牲奠币,馨香祇荐于岁时。尚飨!

高台鸣琴,菊圃流芳;高公风范,山高水长!

(参考书目:蒋祥樨著《高菊圃太守家传》、谢献畴著《赠高菊圃先生序》、王士仁著《高菊圃神道碑记》、马玉平整理民国《重修邓县志》)

作者专栏荐读

魏新征:魏冉——力助强秦成霸业

魏新征:兴国寺——邓州首座皇帝赐名的官办寺院

邓州开元寺——盛唐皇室的祈福道场

魏新征:邓州福胜寺——龙兴古刹南宗祖庭

魏新征: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好的白癜风专家
治疗白癜风的中成药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dengzhouzx.com/dzxw/6542.html